2014年11月1日 星期六

第一堂課:Maker 自造時代(9/19)

我以前很少接觸到maker的相關資訊,這次的活動應該可以說是我第一次了解什麼是maker。觀看紀錄片時,我有打嗑睡,所以實際上只有認真看了一半。即使只看了一半,我認為這部影片很有興趣。影片中訪問了很多maker,最小的maker好像只有78歲,最大的則是已經白髮蒼蒼。有些人是利用自己閒暇時間進行實作,有些人則是完全投入這個世界。

看影片時,很多地方讓我覺得很訝異,一個78的小女孩居然已經開始動手做,還做得有聲有色。遙想我78歲的時候還無所事事,正在學注音符號吧。讓小孩動手實作在台灣其實很少見,我認為很多是家長的原因,一方面認為小孩只要乖乖念書就好,另一方面是不知道相關資訊。如果說小孩從小就接觸,或許能夠激發出他們的無限創意,讓他們對生活周遭的事物有不同看法。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是台灣的教育體制,我從小讀書讀到現在,每個階段的老師在我印象中通常都是強調讀書至上,少數會要求學生挖掘課外的事物,那就更不用說會有機會接觸到maker。或許未來會改變,我不知道。對於影片中的小女孩,我印象很深刻。她已經會動手實作,並做出成品,還會拍成影片上傳到YouTube。他手上拿的東西其實我還不一定認識,但他已經駕輕就熟,身為一個大學生其實感到有些慚愧。

原來maker不是以營利為目的,研發的本質或許只是把某一個特別的想法付諸實踐,或許是讓生活更加便利。一般的maker把這些當作是個人的閒暇時間的消遣、娛樂,部分的maker則可以推向商業化、量產。影片後的座談會中,主講人提到有些maker把自己的創作放上募資平台,遠本只是要小額募款,結果意外收到大量訂單。這樣的發展好有趣,我覺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。原本只是一個為了改變生活的小麻煩而研發出來的小東西,居然能夠得到廣大的回響,還可以藉此賺到一筆不少的錢。這樣的故事讓我有點心動,讓我想投入maker的世界。


最後的座談會有談到maker在台灣的發展,其實我以前對maker的了解很少,更不用說會知道有maker的聚會。一位坐在我旁邊的先生提問,聽得出來他有意投入,但不太了解管道。似乎這是入門者都會遇到的問題,不過之後也有人跳出來說哪邊有提供器具或哪邊有maker的聚會。我記得主講人也提到在台灣的maker,比較像是在各自為營,彼此交流較少,但現在交流有比較頻繁,相信未來會更多。我認為如果有大型聚會,應該可以吸引一般民眾前往參觀,或許會有更多人投入這個世界。如果可以如此,應該能形成正向循環,讓maker在台灣更加蓬勃發展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