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

社群參與:Maker Faire Tainan 2014(11/15、16)

Maker Faire的一個月前,在成大南榕廣場和成功湖旁各擺放一隻Maker Faire機器人的大型氣球。我在結束後才知道他們的名字,南榕廣場上的那隻叫鳳凰鐵衛,成功湖旁(原本擺在榕園)的那隻叫榕園花媽,聽說都是成大學生設計的。這兩顆大氣球在Maker Faire的那兩天都移到中正堂旁的人行道上,經過光口(光復校區校門口)都會看見。

        這次的Maker Faire是第一次在台南舉辦。我上網查了一下,台灣第一場Maker Faire是去年在台北舉辦,今年也有,明年的場次也正在籌劃中。能辦在成大很不錯,就在我目前讀書的地方。Maker Faire是一場聚集所有創意與動手做達人的DIY嘉年華會,結合作品展示、DIY體驗、創作分享,適合全家一同來體驗動手做的樂趣與驚奇。Maker Faire Tainan辦得很好,希望學校以後年年都能舉辦,讓南部人不用到台北,在當地就可以體驗maker的樂趣。

這次的Maker Faire為期兩天,這兩天我都有去。第一天主要是看看各個攤位,第二天則是去聽系上教授蘇文鈺老師的講座。參觀之後,我覺得收穫豐富,以下就介紹幾樣我在Maker Faire看到的東西。

l   種菜DIY
這是大葉大學的攤位,攤位的角落有個比較大的塑膠盒,裡面看起來濕濕的。由於我看到有人很努力地用大鑷子夾菜,於是我也來體驗。首先,工作人員先用酒精消毒我的雙手,接著要我練習在塑膠盒中用大鑷子夾起小朵的花椰菜,務必要讓花椰菜能夠直立。練習完畢後,工作人員拿了一個密閉的培養皿,裡面放著若干小朵花椰菜,另外給我一個小塑膠盒,底部置入培養基。我於是試著把花椰菜直立插入培養基,不過由於有盒子的阻擋,很難直立插入。最後經由工作人員傳授撇步,我才把花椰菜插好。動手體驗生產培養皿植物很有趣,以前生物課都沒做過。最後看到工作人員把塑膠盒包裝好,我看到一個貼紙上面寫「苗廣豐生技」,應該是大葉大學的技術轉移的公司吧。根據工作人員的說法,花椰菜會愈長愈大,但不會超過塑膠盒的大小。大概一個月後培養機會出現有顏色的細菌,這時候就要把花椰菜從培養基移植到盆栽。我回家後觀察花椰菜的生長過程,花椰菜除了慢慢長大,原本底部被切開的地方開始長出根,使我覺得很神奇,好期待一個月後的情形。


l   快速開機技術:
這是中正大學的攤位,看到攤位上的文宣,讓我想起Maker Faire之前我看到JservFB上分享過這個新聞,還有開發的教授在下面留言聊天。不過那時候只有那位教授的學生在,無緣見到開發者本尊。這項技術是針對androidlinux作業系統的裝置,藉由更改開機時的處理程序,可以讓裝置開機時間從大約30秒縮短到5秒左右。由於前面可能開關機太多次,展示的裝置在向我示範兩次後就當掉了,有點無言啊。當我在看的時候,旁邊也有人問起這項技術的獨到之處,如果可以大幅縮短開機時間,為什麼手機大廠不會自行投入研發並應用?對方回答是手機裡面有很多手機廠自己開發的程式,手機廠應該不希望手機跳過這些東西就開機。而技術不一定只用在手機上,可以用在其他行動裝置或嵌入式系統,例如智慧電視。看完之後,我很好奇什麼時候這項技術會應用在市場上,畢竟時間就是金錢,如果電視開機的速度可以從原本大約10秒酸短成只有5秒,我相信會大賣吧。

l   迷你桌上型碎料機:
原本我看到碎料機,心裡想說這到底有什麼好展示,不過當我實際了解之後才大大改觀。我問研發者為什麼隨身碟要用這台碎料機輾碎?直接回收不也是可以?他就立刻回答我,有資安問題,就算隨身碟裡的資料全部永久刪除,依現有技術多少還能還原一部份的資料。如果完全輾碎,資料當然就不會有被還原的可能。說到這點,我就完全理解,這是維護資安的好幫手。我也體驗一下碎料機,研發者只給我一片厚紙片,使用時須要施一些力。如果是隨身碟,應該需要更大的力氣,如果能自動碎料會更好,不然鍛鍊一下臂力似乎也不錯。

l   雲端叫號機:
開發者我記得是成大醫院的醫生,開發出這台雲端叫號機。叫號主機先透過藍芽與android裝置連結,傳送目前的叫號資料到雲端。而使用者從印表機拿到的號碼牌上有一個QRcode,刷了之後就可以連上雲端看叫號。我看到他們原本的設定客群是知名攤位和診所,我好奇問開發者這用在醫院不是更好。讓我想起之前在成大醫院等門診等了一個半小時,要是能隨時追蹤叫號,我還可以到樓下喝杯咖啡或出去閒逛。沒想到他的回答讓我覺得囧,其實很多醫院都有自己的系統,成大醫院也有,可以透過網路來看叫號。但是這樣的系統都是自行開發,維護成本也很高。如果使用這台雲端叫號機,可以不用花大錢架設系統。如果夜市真的有使用這台,我想排隊應該就很方便,至少不用一直在店門口痴痴地看著叫號機。時間就是金錢,等待的時間還可以去逛別的地方。如果台灣的夜市真的有這台,我想應該會帶給人們不一樣的逛街體驗。

l   胖地:
胖地這次的攤位很大,其中有一些部份是讓給其他單位或個人使用。胖地本身展示很多雷射切割機和3D印表機製作出來得成品。最前面的打倒台灣食安危機遊戲,使用的橡皮筋木槍就是由雷切機將木板一片片切割後再疊起來,很多小朋友都很愛玩。現場也有販售,還有大小兩種,而且工作人員說目前別的地方也有賣,但我忘了是哪邊。不過我沒買,因為年紀大了對於玩這個沒有多大的興趣。至於放牌子的底座是赤嵌樓的贔屭,是由3D印表機印出來的,被設計成手機底座,正下方有洞讓傳輸線穿過。不過手機的USB插孔也要在下方才有意義,不然像我手機的USB在左側,那個洞相形至下就不具有意義。另外安平古堡燈塔音響很酷,安平古堡燈塔也是用3D印表機印出,只有取那座燈塔而已,不過裡面是空心的。把音響和LED裝進去後,撥放音樂時搭配LED彩燈,配上安平古堡燈塔,頗有一番趣味。還有一個遊戲叫做億載金城大富翁,底盤是3D印表機印出來的億載金城。我之前去胖地志工培訓時就看過,不過當時尚未組裝起來。看到這座億載金城,不經讓我讚嘆現代科技真是神奇,把億載金城的細節都印得清清楚楚。


另外我有參與DIY課程,製作一個電磁鐵陀螺。開發的人是胖地的志工吧,啟發於國小教的電磁鐵總是侷限於線圈通電後去吸迴紋針,於是想要做出一個不一樣的東西,就產生電磁鐵陀輪。由於我組裝時一直出現失誤,所以我沒有把原理聽得很清楚。最後呈現的結果是把所有零件插入麵包版形成迴路,而陀螺金過特殊設計,旋轉靠近線圈時,會使LED燈亮,而且陀螺可以一直選轉。不過由於在湯匙旋轉比較困難,通常也轉不了多久。之後我還有去玩玩心鎖木,本質上就是魯班木,不過有些心鎖木形狀很奇特,然後還有一本冊子寫著每個形狀代表的意涵。只是我覺得這些意涵都是唬小孩的吧,一般人比較專注在怎麼拆開和怎麼組裝回去。而這些心鎖木體積很大,是由木工切割出來,表層再上油,並非使用雷切機。

l   3D印表機:
我之前在胖地志工訓練和當志工時,有用過他們的3D印表機,他們的機器很小台,能印的東西都不大。我之前在那邊當志工時,曾印一個日本山寨,結果因為印出來的東西很小,很多細節都印的很糟。另外底部的邊緣在列印時都翹起來,影響整個物品的外觀。即使有失敗的經驗,我依然認為3D印表機很有趣。Maker Faire中間有一塊區域都是展示3D列表機,有許多企業廠商進駐,各種形式的列表機都有。

我在逛3D列表機區時,忽然看見震旦的攤位很大,但心裡又覺得奇怪。震旦不是通訊行嗎?怎麼會出現在3D列表機區?靠近一些才看到震旦的3D印表機,不過旁邊還是有辦理門號和周邊商品的攤位。看看這台印表機,外觀讓人感覺挺先進的。列印的地方在機器內部,並隔著一層深色的透明板,上面則是毫無阻隔可以直接看見列印的情形。這樣的設計似乎是希望列印時減少外在環境的影響吧,現場其他多數的3D印表機都沒有阻隔。原來震旦有轉型,不再是市面上常見的通訊行。

旁邊有一個攤位展示的3D印表機體積很大,他們將3D印表機架設在金屬架上,中間最寬闊的那一層就是列印區,可以一次印出較大型的東西。我好奇問了攤位的工作人員他們都印了什麼,他拿出其中一個人頭說這是日圓鈔票上的人物,可是我近看覺得有些模糊,稍微退後才能看得比較清楚。一旁地上還有隻摩艾石像,看起很逼真,特地選用灰色的塑膠當原料。工作人員說這是她當初看到COSTCO在賣這個東西,不知道為什麼賣得很好,於是他就心血來潮印一隻。當時3D印表機正在印朱銘的太極,他說印這個是因為要收藏太極很花錢,自己印一隻小的相較之下便宜很多,還可以擺在自家欣賞。原來3D印表機的功能還真多,缺擺飾品的時候還能印一些出來用。


中間有一個攤位的3D印表機很亮眼,體型不大,但列印區高度很高。根據該攤位工作人員表示,這是他們最大型的3D列表機,要是我沒記錯,他們說這台最高可以印出70公分高的東西。當時經過的時候正在印螺旋瓶,已經印了一半。同樣的物件之前在胖地也有看到,可是那個螺旋瓶體積很小,對我來說看了沒有何感覺。而攤位上個螺旋瓶雖然才印到一半,不過可以看出細節都印的很細緻,而且淡紫色的塑膠印的很薄,呈現半透明狀態,看起來很美。原來3D列表機的型態如此多變。


最後有一個攤位很有趣,他們展示的是3D掃描器。將一個公仔放在掃描區,由紅外線掃瞄後存成檔案,之後可以再由3D印表機印出。而掃描的精細度很高,東西不會失真,掃描後的的圖檔可以按原始大小印出。然而該攤位的工作人員覺得以一比一的比例印出太花時間,他們先縮小70%才印出。假設某樣公仔絕版了,還可以用這台來存成檔案,並複印好幾隻,是很實用啊。


l   蘇文鈺老師的講座:

之前在MOPCON會後會有聽到蘇老師說Lulu’s Hand的緣起,但沒有講很多,之後主要都是在講自己學生創業的情況。Maker Faire第二天老師的講座主題是「Why Lulu’s Hand?從偏鄉兒少程式教育到群眾募資成功的心路歷程」,我覺得很吸引人,於是我第二天特別去Maker Faire聆聽。

原本老師是做偏鄉兒少程式教育,讓偏鄉的小朋友能夠在自家學習寫程式,希望他們以後能憑著這些技能,在家鄉創造出一些事業,形成小型的產業聚落,幫助在地社區發展。講座分享他們在嘉義東石的經過,整個實驗室的助教都出動,教課的時候師生比大概是12。只要學生學習的情況良好,通過考試,老師會頒發證書,並期許這些學生能把所學傳授給其他孩子。還有一個理想是,如果有天才型的學生,即使程式能力有外的學科成績不佳,可以透過非考試管道進入成大資訊系就讀。只是這個理想過去年年提交計畫給學校,年年都被打槍。如果這項計畫也不錯,可以看見系上多了一些coding神人,促使系上學生成長也很不錯。不過這項計畫還是需要學校同意,只不過背離傳統管道真的比較困難獲得支持,希望有朝一日能通過。

至於為什麼會投入偏鄉教育?老師的理由很有趣,小時候爸媽說要他好好讀書,將來當老師會比較輕鬆。結果真的當到教授,發現還是一樣很累,也看到台灣教育的諸多缺失。老師說他沒有期許自己會變成孔子,不過既然身在教育界,也應當為教育盡一份心,不希望自己只是教課和趕論文。後來有位朋友問老師說有兩個地方─東石和台東需要有人來教兒少程式,於是他就選較近的東石。而這項教兒童程式的計畫(名稱:Program the world兒童與少年程式設計教學計劃)有放上募資平台,最後募到的金額遠超出預期。老師的理想很崇高,我很敬佩這樣的精神,相信也是因為有這麼多人認同這樣的精神,才願意贊助這項計畫。

我記得後來老師說希望有穩定的資金來源來維持教學計畫,於是想再利用募資平台。他說根據他長期觀察,發現對台灣人募資,單純賣商品很難成功,如果是以公益募資很容易,於是他就想以公益來做包裝,設定把商品獲利的20%投入偏鄉教學計畫。後來老師說他要求學生只要能在募資平台上募資成功,就可以畢業,反被學生要求自己應先身體力行,而且不可以做電機、資訊領域的東西。老師最後選了傳產性質的咖啡,不過開發的過程也遇到重重困難。當時決定做一個在家裡方便沖泡咖啡的沖泡器,並召募一些來共同開發。東西設計出來後,開始考量製造,Lulu's Hand透明的部分原先考量使用玻璃,可是玻璃廠卻要求老師一次至少訂兩萬片。兩萬片對資金不充裕的團隊來說無法負擔,老師是希望能夠有廠商願意先提供少量零件,日後有賺在來分紅。不過這就有投資的成分,一般的企業主不一定願意承但這樣的風險。他們寧可停留在代工的思維,就只賺少少的錢,不願意冒險投資。老師是認為如此循環,使得很多中小企業的獲利只會一直減少,如果參與投資而投資又成功,可以擺脫低毛利的情形。他也希望台灣會出現像矽谷一樣的天使投資者,願意單純投資一些新創事業,讓台灣的產業再升級。

後來放棄玻璃後,老師原本想以透明度很好的壓克力代替,但是壓克力不耐高溫,只好作罷。最後採用塑膠,並用奈米塗層使塑膠的霧面轉變成半透明亮面,並找到願意生產少量的工廠。杯身決定採用不鏽鋼,但製模過程常遇到瓶頸,難以達到心中預期的模樣。最後銅器公司的老闆還很好心少收費用,因為原本預期只要30萬,但還來無可避免暴增到60萬。其實那間公司的老闆後來也變成Lulu’s Hand的最大投資者,由於開模的部分贊助不少。最後令開發團隊最滿意的Lulu's Hand終於開發完成,剛在募資平台上架時,找了南台科大的教授合作拍宣傳片,商品獲得熱烈回響。後來在美國的募資平台上架,找了美國的公關公司在拍另一部影片,商品也是大獲好評。老師希望他們不只是賺一票而已,而是能夠永續經營。所以Lulu’s Hand未來還會在募資平台上架,獲利的20%會用在偏鄉程式教育。不過由於新台幣近期不斷貶值,以至於購入鋼鐵的成本上升。因此老師呼籲想買的人要腳步加快,之後應該會調漲價格,聽到這點讓我笑了。原來每樣東西背後都有這麼多故事,我才知道老師做群眾募資的完整原因。看到這篇各位,如果對喝咖啡有興趣,不仿考慮Lulu’s HandLulu’s Hand的沖泡方式很簡單,輕易沖出一杯好咖啡。而且要買要快,因為老師說未來要漲價。

以下是我在Maker Faire隨手拍的照片:
線迷宮競賽

3D印表機列印出來的燈飾

3D列表機印出來的燈飾

模仿傳統水手用的溫度測量器(以結晶量判斷溫度高低)



無線電源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